1月22日,已經是晚上11點多了,樂凱華光離退休辦室、居委會主任、黨支部書記史德振還在臥龍區武侯街道辦事處開會,會議布置社區疫情防控重要工作。
此時,是武漢封城前一天,正值春節前夕,人們忙碌著過年。
面對疫情 他超常工作
不期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史德振迎難而上,苦口婆心爭取武侯街道的支持,又及時向公司情防疫指揮部匯報工作,在物資、人員方面等到支持和幫助。
他帶頭參與疫情監控值守。從1月23日開始至3月初的40多天里,他不分白天黑夜,同執勤人員一道同吃同住,始終堅守在疫情監控一線,沒休過一天假,沒離過一次崗。數九寒天,他在室外一站就是幾個小時,50多歲的人了,身體實在頂不住就靠在卡點帳篷的椅子上抻抻腰,他深知自己不能“下崗”,社區情況他最清楚,總體安排他心中有數,臨陣退縮將對疫情防控帶來無法預測的影響。
疫情防控 他務實擔當
華光居委會下轄五個小區,戰線長,住戶多、人員多。針對春節期間人口流動性強,人員構成復雜,矛盾糾紛多的特點,他從返鄉人員基本信息入手,組織發動黨員、志愿者對轄區進行全面排摸,建立資料庫、畫出分布圖,同時加強宣傳,向居民講清相關政策,消除積怨與抵觸情緒。
為更好服務社區居民、減少疫情傳播途徑,他主動幫助居民采購生活必須品,確保重點人員能安心、舒心配合防控工作;為切實保證社區防疫工作質量,他嚴格審查社區人員出入情況,進一步加大人員管控力度,確保小區人員不失控、不漏管。
調處矛盾 他不遺余力
史德振充分認識到只有讓群眾懂得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才是控制疫情的有效途徑。他搜集疫情防控相關法律政策,安排制作宣傳材料,通過橫幅、電子顯示屏等方式宣傳防疫常識,利用微信群、有線廣播等形式宣傳《傳染病防治法》《野生動物保護法》及疫情防控知識,接受群眾法律咨詢。
“那段時間,電話通話時長是平時的4、5倍,遇到各種糾紛,要苦口婆心地解釋,群眾滿意、生活安穩才是大家的共同心愿!”史德振總是為自己的超常工作進行“開脫”。
任勞任怨 他無怨無悔
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史德振像其他“逆行者”一樣,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他心里深深裝滿對家人的無限愧疚:愛人身體不好,兩個兒子放假回家,他本打算利用假期多陪家人。然而,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和嚴峻的形勢,他卻要把親情和小家放在一邊,義無反顧地沖向疫情防控的第一線。他說,親情可以隨時補,前方疫情等不得。這是一名共產黨員面對小家與大家、個人與集體利益時的正確選擇,是一名黨員的理想追求,對信仰、信念的執著與堅守。
辛勤付出總有回報。在史德振的帶領下,華光社區卡點管控工作日漸規范有序,群眾由開始的不理解不關心到現在積極配合支持、爭當志愿者,發生了實實在在的變化,轄區居民多次攜方便面、現金等生活用品和實物前往卡點對值守人員進行慰問感謝,這是對史德振最大的褒獎。
“我們的目標只有一個,確保社區居民零感染,工作不能任何疏漏,不能出任何差錯。做得好是應該的,也是我們的價值體現,做得不好,再多的付出也沒有意義。”在大是大非面前,史德振有自己的標準和價值觀。這是他的信念,也是他的動力源泉。